国家税务总局:将制定税务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4月1日,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式启动,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法治·公平”。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说,税收宣传月旨在通过一个月的集中税收普法宣传,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依法诚信自觉纳税观念,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既促进税务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又为纳税人着力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
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税务依法行政效能,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顺民表示,在具体举措上,一是规范政策口径。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同时,健全多渠道政策问题反馈机制,设立问题报送直联点,对基层一线和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政策问题快速回应,努力增强政策的确定性和执行统一性。
数据显示,2024年,税务总局对近年来下发的政策口径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并发布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涵盖8大类35个专题329个现行有效答复口径,助力各类经营主体精准适用税收政策。
二是提升执法质量。实施税务系统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六大区域(华东、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分别实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制定《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权责清单范本》《税务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税务机关确权明责、税务干部规范履职。
尤其是在在国办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后,税务部门结合实际及时细化梳理了29项具体任务,逐条逐项抓落实,进一步以规范执法促质量提升。
三是优化执法方式。在税务执法工作中坚持“三不开展一不放松”原则。即不开展“多头式”重复检查、不开展“一刀切”简单执法、不开展“集中式”入户检查,不放松“精准性”打击违法。同时,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坚持惩处与教育并重,提升税法遵从。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税务稽查“说理式执法”,讲清认定违法事实的“事理”、适用法律法规的“法理”以及行使处罚裁量的“情理”,将“释法明理、法理相融”的执法理念贯穿稽查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是加强执法协同。在充分发挥八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作用的同时,认真落实《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严格公布标准,严把数据关口,及时处置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当事人异议,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
2024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新增公布“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15103件,因公布时间届满或信用修复相关规定而停止公布的有29382件。
郭顺民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制定税务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涉企税务检查的扎口管理,优化检查程序和标准,既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又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同时,深入开展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土地增值税清算、稽查、信息化建设、违规风险应对、与不良涉税中介勾连勾兑等7个领域专项整治,在此过程中对违反规定乱检查乱作为、涉嫌违纪违法的税务干部,严肃追究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税有机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