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医防融合!大同市启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

时间:2025-07-11 11:03:00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为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水平,日前,大同市启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首批86名专兼职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化身“啄木鸟”,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工作去“痛点”、梳“堵点”、解“难点”。

据了解,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是指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内,负责指导并督促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体责任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其中,专职疾控监督员由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从本部门、疾控(监督)机构等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单位中遴选产生,经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授权开展相关工作。兼职疾控监督员由医疗机构从相关科室人员中遴选产生,并报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备案,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作为专职监督员队伍的补充和后备力量,与专职疾控监督员共同开展工作。

大同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大同市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将通过“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按照属地管理或隶属关系向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派驻专职疾控监督员。他们将督促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主体责任,对医疗机构执行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制止、纠正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并督促整改;定期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告重要事项;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调查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等。

此次,大同市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范围在市直、灵丘县和云冈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按照组织筹备、遴选培训、派驻实施、总结评估4个阶段分步实施,旨在促进医防融合,深化医疗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共享,推动试点地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持续增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路径模式,为全市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