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聚力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看咸阳》讯:春日的淳化,青山叠翠,碧水潺潺。走进铁王镇小池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垃圾分类亭旁月季花开正艳,文化墙上孝老爱亲彩绘栩栩如生。村民王艳艳边打扫自家庭院卫生,边笑着说:“过去垃圾靠风刮,现在户户有菜园,咱农村人过上了和城里一样舒坦的日子!”这番景象,正是淳化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掀起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热潮的生动写照。
三级联动同发力 百名干部齐上阵
在石桥镇大槐树村,淳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带着包抓专班逐户检查庭院卫生,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排水沟改造、柴草堆放等6类问题。这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攻坚态势,源于淳化县由县级领导挂帅的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领导小组精心谋划和周密部署。
为了有效推进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淳化县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镇办、部门和镇办推动落实、村组和驻村工作队具体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抓重点、攻难点、破堵点,构建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人居环境整治局面。
三大重点破顽疾 乡村蝶变展新颜
3月28日,润镇西沟村保洁员张小鹏驾驶垃圾车开始巡回收集。“过去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现在每天清运,几乎各村都配备了垃圾收集箱。”据了解,淳化县目前已配备垃圾收集箱1800多个,一体构建“户收集、村管护、镇运输、片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
在这场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中,淳化县以“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貌焕新”为重点进行人居环境治理,县财政更是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三堆六乱”专项整治工作,100万元用于生活垃圾治理,100万元用于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户厕改造32656座,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座,铺设管网约27公里。
机制创新管长远 美丽经济促振兴
在城关街道屯庄村“爱心超市”里,村民吴阿莲用20个积分兑换洗衣液。“打扫房前屋后能攒分,乱堆乱放要扣分。”据了解,全村已有200余户参与积分制,兑换物品价值10余万元。这种“整治—管护—提升”的长效机制,在淳化县已形成“智慧环卫实时监控、保洁队伍全域覆盖、村民共治常态保持”的治理格局。
环境改善激活美丽经济。石桥镇利用整治后的闲置宅基地打造“黑松林山庄”网红打卡点,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铁王镇发展西红柿经济,引导农户种植大棚西红柿,户均增收30000元。据统计,淳化县已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创建市级五美庭院130户。
淳化县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蝶变,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妍 胡婷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