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启示
开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是指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想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而在现实的企业和生活当中,为什么一群才智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却越做越砸呢?究其原因,扎心了....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儿童时期耳熟能详的民谣背后是值得我们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剥削内在的本质原因;
当总寺的方丈得知山上分寺穷得连水都吃不上之后,就派来了一名新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到分寺解决这一问题;
新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
外国的神父待了不久就走了,丢下两个宝贝:BPR和ERP;
另一位大神开始登场操作了.....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寺庙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各岗位人才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其次,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内部和尚没有信仰,凝聚力差,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议,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客流量,提高香火钱,并制定了考核KPI指标。
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的问题得到缓解,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这种现象是不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很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