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满欧”拓宽长春开放路径

时间:2025-07-10 08:12:00


7月8日傍晚,长春兴隆铁路口岸被夕阳镀上一层暖金。满载货物的卡车有序驶入查验区,吊车铁臂起落间,集装箱稳稳落位;远处,一列中欧班列(长满欧)(以下简称“长满欧”)已整装待发,值班员紧盯着调度屏上跳动的时间。“发车!”汽笛一声长鸣划破暮色,列车缓缓启动。再过不到15天,这列满载高精尖机械设备、液晶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的班列,将抵达德国纽伦堡——这条“一带一路”上的“金色纽带”,正把长春的制造实力、吉林的产业活力,与欧洲的市场需求、全球的合作机遇紧紧缠绕。


上半年成绩单亮眼,开放动能持续迸发,“长满欧”开行量稳步提升,货值近6亿元,将更多吉林制造、吉林品牌带往欧洲,奔赴全球。长春也正以中欧班列(长满欧、长珲欧)等铁路物流为主体,与周边公路港、航空港、海港充分联动,构建多式联运国际通道体系,将经贸触角延伸至欧洲腹地,推动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转换,长春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内大型机械正在有条不紊地装卸集装箱。



“带货”更强——

从本土制造到全球货流,翻开平均每月发车6列的“长满欧”货单,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仍是主角。在出口货物中,本省货物占比达到60%,中国一汽的变速箱、福耀的玻璃、锦湖的轮胎……越来越多的“中国造”正借助中欧班列走向全球。


如今“长满欧”的朋友圈早已超出吉林,不仅服务本土,它的集货范围已辐射东北三省、环渤海及华北地区,更延伸至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越来越多的国际货物通过多式联运方式接驳“长满欧”,实现高效的国际通运与转运。


“长满欧”承运的货物品类已拓展至3000余种,承运货物品类已拓展到汽车、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日用品等,成为区域稳外贸和保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的重要支撑。



物流更顺畅——

“公、空、铁、海”多式联运织就“无缝”网络,让货物转运如行云流水;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两大“国字号”工程强势赋能,为物流高效运转注入核心动力;“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新模式落地见效,“入区即入港”的通关便利大幅压缩流转时间……如今,以长春为起点的“长满欧”班列,已构建起辐射俄罗斯境内近百个站点、覆盖欧洲15国35个站点的干线物流网络。这种“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优势,不仅让产业链“触角”不断延伸拓展,更助推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产业迈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合作更深——

中欧班列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样本。


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对此深有感触:“依托中欧班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效贯通,我们为吉林省的重点产业筑牢了发展基石。像中国一汽商品车的出口通道持续畅通,省内冷链产品借助班列走向沿线国家市场,这些都已成为我们着力开拓的重点业务,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让物流顺畅,流动只是起点,更要让优质资源有效留存——这是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物流集聚,再到资源沉淀的优势跃迁关键。如今,这一理念正为长春乃至吉林全省的特色产业发展开辟着广阔天地。通过量身打造出口整车等特色班列,吉林省的汽车、冷链等优势产业得到精准赋能,产业链活力持续迸发;而汽车配件作为班列运输的“常客”,更成了“长春造”“吉林造”驶向全球舞台的助推器,让地方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牛油果油、进口面粉、德国啤酒、法国红酒……越来越多的国外优质产品也通过“长满欧”走进长春人的视野和生活中,提升着长春人的生活品质。



服务更优——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与兴隆综保区“一体化”运营的优势格外突出——在这里,国际分拨、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业务“一站式”完成,“1+1>2”的协同效应让通关效率提升50%,功能优势全国领先。


不仅如此,为保障班列高效通关,长春兴隆海关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指导企业运用“铁路快通”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通过前移关企信息互通节点,提前掌握企业物流计划等信息,提供“一站式”办事指南、“一对一”申报指导、7×24小时预约通关等服务,班列“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实现海关监管与铁路运输无缝衔接,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当“长满欧”的汽笛声在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再次响起,这列“钢铁驼队”早已超越运输工具本身。它助推长春汽车产业扬帆出海,驮载吉林农产品叩开世界大门,更承载着“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深意——长春的开放之路,由此向更广阔的未来延伸。



来 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