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在汉举行
3月26日至28日,以“爱人利物 科学增效”为主题的第七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论坛由武汉轻工大学和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旨在聚焦水产饲料行业的前沿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升级路径,推动中部地区水产养殖与饲料产业的协同发展。

会议现场。郑璐淳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等出席会议、致辞并作报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年华,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詹志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近500人参会。论坛开幕式由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侯永清教授主持。
麦康森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应加速突破昆虫蛋白、微生物添加剂等非粮资源产业化及精准营养技术,推动饲料减量增效,并以武汉产学研集群为依托,通过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响应大食物观号召,构建环境友好型水产饲料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桂建芳院士在致辞呼吁产学研协同构建“中部创新联盟”,加速AI配方优化、病害预警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政企研联动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实现“科技兴渔、生态兴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何年华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产业链建设,将水产饲料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湖北将联合中部省份推动水产饲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他倡议强化产学研合作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广低碳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构建“饲料+养殖+加工”全产业链生态圈。

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致辞。郑璐淳摄
董仕节介绍了学校依托74年粮食领域积淀及畜牧学博士点突破,同时联合产学研攻克低碳配方、非粮蛋白源等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等情况。在面对全球资源约束与行业升级挑战下,他倡议深化“四链融合”,以人才互通、产教协同构建创新生态,推动水产饲料向智能化、高效化跃升,为农业强国注入科技新动能。
论坛设置了“绿色健康养殖技术”“非粮蛋白源开发与利用”“微生物添加剂研发与应用”“新型养殖模式下的饲料策略”“中部饲料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等五个论坛议题,共计30场特邀报告和专场报告。
本次论坛还设立了水产饲料企业沙龙,与会企业家们就成本与供应链压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挑战、技术与人才瓶颈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坛还设立了研究生论坛及招聘会,为年轻学者提供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也为水产饲料企业和高校研究生搭建了人才交流的桥梁。
据悉,此次论坛的举办,对提升水产饲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