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双华镇冰塘村吹响号角,建设典型示范新农村
冰塘村位于五华县双华镇东北部,与本镇军营、华东、苏区村和丰顺县八乡山镇方吉村接壤,是革命老区村、广东省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卫生村。经过一年来典型村培育的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冰塘村山清水秀、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仿如世外桃源。
据了解,冰塘村刚选为“百千万工程”省级第二批拟培育典型村时,面临着道路硬底化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短板、村级产业单一、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等问题和困难亟待破解,对此,双华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凝聚力量、克难攻坚,吹响“走,一起走”的口号,带领冰塘村走进“组织强”“乡村美”“产业兴”的典型示范村。

冰塘村村委。
首吹口号“走,一起走”,走上“组织强”的“新道路”。为进一步解决冰塘村村委门口道路硬底化和“白改黑”的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在双华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号召镇村干部一起走出去。
向政府要政策,双华镇党委书记张小玲带队到县交通部门、自然资源局、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优先解决郭双公路双华段道路未硬底化问题,实现1公里的道路硬底化和1.1公里的“白改黑”道路提升,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向乡贤要资金,通过召开“百千万工程”大家谈、开展“百千万工程”助力金筹集、乡贤座谈会等,成立乡贤理事会,鼓励乡贤共话乡情、共享商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共筹得助力金98.6万元。

冰塘村乡贤座谈会。
向群众要支持,通过设立党员领办事项,不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经验、人脉等方面的优势,协助谋划和处理公共事务,商讨乡村发展重大事项。
向队伍要活力,镇党委抽调镇机关骨干党员,成立双华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干在前,共同推进典型村培育各项工作;成立退役军人先锋突击队,充分展示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军人本色,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外立面改造、复耕复种等“新的战线”上,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做出亮眼的成绩;号召党员、群众成立乡村志愿服务队,共同做好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基层治理等工作的日常管护和监管。
二吹口号“走,一起走”,走进“乡村美”的“新环境”。为进一步提升农房外立面改造、乡村绿化等方面的水平,对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任务清单,逐一研判、统筹推进、齐头并进。
在农房外立面改造方面,摸清底数,造册登记,干部包户,挂图作战,分类推进。特别是在困难群众的房屋外立面改造中,通过乡贤帮扶、“外立面改造+屋顶光伏”、干部带队刷白+墙绘助力美化等措施,帮助困难群众完成外立面改造,至目前,已完成48栋农房外立面改造,占比51.6%。
在乡村绿化方面,通过发动乡贤捐款、企业结对帮扶、党员认捐一棵树等措施,解决资金哪里来的问题;通过开展党员林、长寿林、乡贤林、振兴林等主题林的植树活动,解决谁来植的问题;通过推广运用“积分制”、成立绿化管护队等措施,由村民自愿参与到绿化种植、管护等工作中,解决谁来管的问题;据统计,2024年以来冰塘村共种植苗木4614株,达到人均2株以上。

企业结对帮扶植树活动。
三吹口号“走,一起走”,走足“产业兴”的“新动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冰塘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
一是不断盘活闲置资源,由党支部引领,集约流转撂荒耕地约100亩,对接联系企业种植高山红薯、萝卜等农特产品,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收入;在郭双公路侧空地种植约3000株三华李树苗,挂果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是不断盘活闲置资产,出租老村委大楼二楼给中国移动公司开展业务,每年收取租金9600元;盘活老村委及卫生站公共场所屋顶资源,安装137.2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三是不断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统一种植、收购代销村中三华李、茶叶和红薯等农产品,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冰塘村屋顶光伏。
在推动创建典型村的过程中,双华镇从党委书记到干部,从党员到群众,都真正做到“走,一起走”“干,一起干”,让昔日偏僻的小村落焕发新气象。时下,“走,一起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冰塘村在典型村培育中展现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南方+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朱宏兴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