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

时间:2025-04-04 09:34:00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持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作出部署。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凝聚监督合力,压实问题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完善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做好整改整治“后半篇文章”,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3月21日一早,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桥头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韩秀坤敲开了社区居民王秀勤老人的家门,帮助老人办理80岁以上高龄津贴认证。“现在迎检少了、考核更精简了,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居民服务上,这几个月我已经上门协助近百名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认证。”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韩秀坤颇有成就感。

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去年在暗访检查中发现个别乡镇存在督检考过多过频等现象后,全面压实整改责任,督促协调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等部门开展4次会商研讨,厘清职责范围,确定整改任务。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南阳市加大统筹规范督检考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计划管理、审批报备等制度要求,改进方式方法,落实“多考合一”,推动市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总量压减18.2%,考核指标精简率84.8%,有效减轻了基层迎检迎考负担。

海南省琼海市纪委监委整合监督力量,与市专项工作机制办、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联合联动,协同开展工作。“通过专项监督,我们发现村级组织普遍存在工作权责边界不清、基层组织负担重、办事流程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其背后的职责体系不科学、属地管理被滥用、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不是一个村、一个镇可以根治的。”琼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易辉华表示。

为推进系统整改,实现源头治理,在市委统筹协调、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市委组织部牵头落实下,琼海市探索出“清单化手册制”基层治理模式,依规依法梳理编制了管理工作清单、服务工作清单、治理工作清单3张清单,1本服务手册,以及1个数字化信息平台。规范后清单事项共55项177条,精简率达40.8%,服务群众办理的13项32种业务可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零跑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提升了办事效率。

从“解决一个问题”向“整改一类问题”延伸,是甘肃省兰州市纪委监委着力推动为基层减负的有效举措。据了解,自2024年6月以来,兰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全市深入开展村(社区)“滥挂牌”专项整治,累计清理各类牌子2600余块。同时,建立健全全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梳理形成赋权事项194项,对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清理规范,进行了大幅压缩,以上促下切实为基层减负。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前往乐余镇,对基层减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部分执法处罚权限的收回,给我们减轻了很大负担。”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的更新,让乐余镇综合行政执法监管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减负成效有了切身感受。

为从源头和机制上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改革任务。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张家港市乐余镇、南丰镇率先开展建立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和市委编办组成联合调研监督组开展一线走访,发现基层履职事项清单中部分事项的合理性、清晰性、准确性有待优化调整。例如,对于应急管理及消防等专业性强的工作,未充分考虑基层承接能力进行放权,不仅增加了干部工作负担,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基层廉洁风险。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家港市纪委监委立即同市委编办召开专题会商会,深入分析基层履职事项清单存在的问题,并共同研究整改措施。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重新厘清市镇两级管理事项权责边界,收回部分执法处罚权限,并在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中区分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和上级部门收回事项,让基层干部能够依据清单规范履职。

(本报记者 刘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