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系”接连退出保险中介牌照
成立三年有余的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保险经纪”)宣布启动注销程序。4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比亚迪保险经纪于4月17日发布注销公告称,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比亚迪保险经纪注销仅是冰山一角,随着保险中介牌照审批门槛提高,从蔚来到小鹏等新能源车企,还出现了“先设立—设立无果转收购—再注销原公司”的局面。
未来,车企布局保险中介牌照还将呈现哪些趋势?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又缘何执着于一张保险中介牌照?
比亚迪保险经纪欲退场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日前披露的信息显示,比亚迪保险经纪于4月17日发布注销公告,原因为“决议解散”,注销公告期截至6月1日。
回顾来看,比亚迪保险经纪成立于2022年3月,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全资持股,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其成立之初一度被视为比亚迪进军保险领域的“敲门砖”。不过,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查询发现,比亚迪保险经纪目前未获得保险中介许可证。
注销保险经纪公司这一动作或与比亚迪已获得更高阶牌照有关。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保险”)业务开展相关的批复,意味着比亚迪正式进军汽车保险市场。作为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比亚迪已拥有了一家“持牌险企”,可直接开发车险产品,无需再依赖经纪牌照。
爱收牌(上海)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郭银龙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此次注销公司主要原因可能涉及两方面。一是全力推动比亚迪保险的市场布局,利用比亚迪保险直接参与市场化业务;二是比亚迪保险经纪获批希望渺茫,后续打算转收购保险中介牌照。
“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去年,市场上便传出比亚迪拟收购省级分支机构较多的保险中介牌照。”郭银龙补充表示。
牌照申请难度加大
其实,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的上述注销动作并非孤例。纵观市场,甚至已衍生出“先设立保险经纪公司—设立无果转收购—再注销原公司”这一现象。
蔚来在2022年新设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后,同年通过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牌照,次年3月,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经营状态变更为注销。
小鹏在2018年成立广州小鹏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之后的2022年8月,成功收购青岛妙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而广州小鹏保险代理后续更名为广州智选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注销。
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与保险经纪牌照审批长期停滞密切相关。2018年8月,监管暂停审批保险中介牌照,时隔多年才放开监管保险中介牌照的审批。2023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批复文件显示,批准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马保险经纪”)、安顾方胜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顾方胜保险经纪”)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这是在2018年暂停审批保险中介牌照后,时隔五年监管部门批复的两张保险经纪牌照。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保险中介牌照申请困难,源于监管层面持续趋严,为保障市场稳定、防范风险,对牌照申请者的注册资本、股东资质、内控体系等设置严格标准;同时,过往保险中介市场存在骗保、违规操作等乱象,监管部门通过收紧牌照发放,推动行业清理整顿,净化市场环境。
而保险中介牌照难于申请的另一大原因便是保险中介机构数量较多。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共有2539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而这却是保险中介机构连续六年下降的数量。
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六连降的背后是监管清虚提质的决心,2024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同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监管部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对保险中介市场开展清虚规范提质行动,依法清理退出一批保险中介机构,调控市场主体总量,优化市场主体布局。
随着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成熟,市场对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郭银龙看来,退出的机构有一部分也是主动注销退出市场,说明现有法人机构完全可以满足市场,无序扩张反而不利于发展。此外,在监管下决心“清虚提质”的基础上,如果行业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并非没有获得批复的可能,这一点从宝马保险经纪、安顾方胜保险经纪获批就能体现出来。
郭银龙进一步表示,保险中介行业历经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过渡期,存量法人机构基数较大,监管多次提到要改善保险中介行业“小散乱差”的局面,在清虚提质的基调上,审批自然不太好实现,所以就出现新能源车企“先设立—设立无果转收购—再注销原公司”的局面。
车企缘何争相涌入
尽管牌照获取难度加大,但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相关车企仍在争相布局保险业务。
进一步而言,车企对保险经纪牌照的执着,或源于其业务模式更贴近用户需求。在刘春生看来,车企热衷保险经纪牌照,意在拓展盈利来源、设计精准产品、增强用户黏性,能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品牌形象。未来,车企布局保险中介业务将更多运用科技优化服务,加强与各方合作整合资源,并拓展服务边界,将保险与车后、金融等服务融合,构建一站式汽车服务生态。
对于新能源车企布局保险中介牌照的主要原因,郭银龙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车险市场也在快速增长,远超全行业车险整体保费的同比增速。庞大的客户群体加速了车企增加保险业务的信心。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新能源车险保费不断增长的市场现状,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车企将加速布局保险中介业务。郭银龙对此分析表示,有能力、有客户需求的车企将会持续增加保险中介业务的投入,保险中介牌照的收购自然也是车企入局保险行业的“入场券”,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能够解决新能源汽车“投保难”“保费高”、售后服务(如:理赔、维修)等问题,或许是新能源车企的核心方向。
不过,于新能源车企而言,获得牌照是发力保险业务的必经之路。与向监管申请牌照相比,收购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相对比较简单。
“但保险中介公司作为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链接,近几年国央企、新能源车企、地方国企平台的入局,也能体现其价值。从理想、蔚来、小鹏、宝马等车企布局来看,保险中介牌照的稀缺价值正转化为综合价值。其互联网销售资质、分支机构、管理水平、业务体量等因素也至关重要。未来,综合价值高的牌照,可能会更加稀缺。”郭银龙如是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