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毕节市将开展“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十大系列百余项重点活动

时间:2025-09-03 01:14:00

9月1日,记者从毕节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毕节市将以“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为主题,系统策划十大系列百余项重点活动,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发展。

今年9月作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据介绍,毕节市将结合实际,精心谋划,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一场规模更大、体系更全、影响更广的科普盛会。据悉,各项活动涵盖健康、教育、农业、工业、文化、安全、环保气象等多个行业领域,组织单位涉及党委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参观体验、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农技培训、科技赛事、健康义诊、知识问答、演讲展示、演练实践、科普创作、展映展播等。

据介绍,与以往开展的“全国科普日”相比,本次科普月活动实现全面升级。参与主体与组织力度不同,毕节市通过建立“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动员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科协组织、学校、医院、企业、媒体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全域动员、上下联动的“大科普”工作格局;活动规模与触达深度不同。从“科普日”到“科普月”,不是简单地“换一个名称”,而是进行了系统性的升级和整合。无论是在时间跨度、空间覆盖、还是内容维度上,其广度、深度和密度都将超过以往全国科普日活动的。资源整合与服务内容不同。本次最大限度地整合线上线下、传统与新兴的各类科普资源,并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在形式上强化数字赋能,在机制上尝试打造“科普广场”“科普驿站”等基层科普服务点,旨在推动科普从“阶段性活动”变为“常态化服务”,在内容上注重本土化与特色化。

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方面,毕节市将依托流动载体,打造“移动的科技馆”,全市9辆科普大篷车还将化身“科普轻骑兵”,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开展科普惠民服务,通过面对面的展示互动、手把手的实验操作、趣味性的科普竞答等形式,将最直观、最有趣的科学体验送到群众家门口,组织医疗、农业等领域专业队伍,开展科普惠民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此外,毕节市还将创新数字手段,实现“云端的覆盖”。通过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平台,将各类科普知识和资讯,推送到群众身边,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同样覆盖基层,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身边的媒体平台学习科普知识、了解科技动态。

青少年群体作为本次科普月的重点服务对象,毕节市将精心策划,包括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融合科普讲座、科学实验、非遗手工、知识竞答等丰富活动,让校园变成科学乐园。同时,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夏令营,将“请进来”与“带出去”相结合,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真实的科学场景中参观、实践、探索,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市还将从全市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获奖选手中选拔一批优秀的中小学生,由市科协领导带队,组建“弘扬科学家精神巡回演讲团”,这支队伍将奔赴全市9个县(市、区),用自己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动人事迹。此外,将组织“科技之光照未来”高校科协联合行动,推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等高校向青少年开放实验室、标本馆、实训室等。让孩子们有机会走进神秘的科研一线,与大学生、教授面对面交流,亲眼看见科技如何改变世界,在心中种下“大学梦”和“科学梦”的种子。

据了解,此次活动范围覆盖全市9个县区。服务对象覆盖青少年、农民、社区居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每一项系列活动都包含了若干项子活动,共计超过100场重点活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