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台独黑手”别碰岛内1.3万家便利店

时间:2025-04-16 09:05:00

陈桂清

近日,台湾民进党当局被外媒曝光一个荒诞不经的“台独”计划——将台湾的1.3万家7-11等超商、便利店打造成所谓的“战时枢纽”。然而,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其荒谬性不仅体现在对战争常识的无知,更在于其背后包藏的祸心。
消息一出,岛内“台独”分子立马附和、接续鼓吹。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称,便利店是可善用的节点,将超商纳入全社会防卫韧性的一环,方向可行。该党民意代表赖瑞隆、王定宇称,台湾便利店密集且通信便利、物资丰富,确实是台湾相当特殊的优势,未来一旦发生战争,也是最佳的交流沟通、物资供应与通信地点。另一名民意代表陈冠廷称,不仅是超商,其他的物流据点也都必须纳入考量。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李问称,私人企业在分发重要物资等议题上可扮演关键角色,私人企业已参与提供庇护场所、医药物资储备等相关讨论。
然而,除“台独”政客自嗨外,台湾多数民众对此充满疑虑与不满。不少民众直言,“一旦开战,民进党高官都跑路了,唯有超商店员还得继续上班,承受‘台独’战火摧残”。岛内媒体更是痛批,这是赖清德当局“引战害台”的又一例证,是在制造战争恐慌,让人民活在恐惧当中。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种“台独”分子拍脑袋想出的馊主意,既“烂”又“坏”,不仅没有法律依据和实施条件,而且包藏将台湾普通民众当作“台独肉盾”的祸心。
星罗棋布的超商便利店被认为是台湾“一道特殊的风景”。台湾便利店的覆盖密度位居全球前列。台湾人口2300多万,拥有超过1.3万家便利店,平均不到2000名消费者就有一家便利店。即使在偏远的乡村、山区或是离岛地区,也能看到便利店的身影。可以说,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给很多台湾同胞提供了便利和温暖,也撑起台湾民众“小确幸”的生活图景。如今,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竟然要将如此温暖、幸福的场景与血腥、伤痛乃至死亡的战争挂钩,显然被“台独”妄念迷了心窍。
馊主意贻笑大方。报道称,该计划的设计者认为,超商便利店拥有自己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即便交通中断,也有机会持续供应物资,并举例新冠疫情期间,便利店在官方协调下协助配发口罩的所谓“成功经验”。殊不知,这样的看法完全是既不懂常识也不懂法律。从常识上说,便利店高效物流系统依靠的是商业模式,在战时的极端状况下根本无法运转。打起仗来,电力设施、能源储备站、运输通道、通信设施、物流枢纽等高价值目标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摧毁,缺乏大规模储存能力的便利店根本无法及时补充货物,不可能正常运转。况且打起仗来,道路中断,停水停电,便利店的员工肯定在家避难,谁还会冒着炮火去上班?所以一到战时,没水、没电、没网络、没员工、没货的超商便利店,便成为废墟一座,遑论什么“战时枢纽”?从法律角度看,台湾地区当前法规规定,物资发放的地点和位置都有特殊要求,如需要多少出口,需要多少停车空间等。但现有的这1.3万家便利店,有这些东西吗?没有的话,如何违法去充当“战时枢纽”?况且按照现行规定,台当局根本无权随意征用民间设施,尤其是商业性质的超商。所以,这样自以为高明的天真计划,一旦真正爆发战争,根本无法无力实施。
馊主意残害台湾普通百姓。民进党将歪脑筋动到全台密集的超商便利店,目的非常清楚,就是要将岛内老百姓绑上“台独”的战车,让普通民众充当“台独肉盾”。这样的馊主意跟民进党当局之前规划并推动的“宫庙囤弹药”“高中生签署‘战时青年服勤同意书’”“囤积粮食和医疗物资”“培训40万民兵”“盘点防空洞”“新建供血站”等政策一样,都是打着强化社会韧性的幌子“以武谋独”“备战谋独”。这些行径充分暴露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私利不惜把台岛变为战场的丑陋嘴脸,充分暴露“台独”分裂势力将台湾全民绑上“台独”战车的丑陋嘴脸,都是在拿无辜的台湾老百姓作“肉盾”、当“炮灰”。按照目前民进党当局的规划,战时超商员工将承担分发物资、维持秩序等主要任务。但超商便利店的员工从未受过专业防灾与备战训练,让店员在战时执行物资分发或维持秩序,势必面临巨大的人身风险。
可悲的是,民进党当局为了“台独”的黄粱一梦,依旧在“毁灭台湾”的末路上蒙面狂奔。台湾民众在糊里糊涂中被绑上“台独”战车,朝万劫不复的深渊坠落。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台独”分裂势力再一意孤行,只会换来勒得更紧的“锁独”绳索与随时落下的“惩独”利剑。
正如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著名学者马凯硕所说,“推动‘台独’等同将自己关进监狱,然后扔掉钥匙”。奉劝“台独”分子悬崖勒马,停止“以武谋独”,停止“台独”分裂行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涉外关系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