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内跨境“抢”回3条生命,为中国速度点赞
在云南西双版纳边检站
他们用72小时
救了3条生命

图为民警协助医务人员转运患者。
4月16日上午11时
一通来自境外的求救电话
让执勤民警瞬间神经绷紧
一名中国货车司机在境外遭遇严重车祸
胸腔重创,呼吸微弱
接到求助后
民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迅速联系医院对接救护资源与患者资料
同步对接联检单位,提前开通专门通道
“别担心,我们都联系好了
救护车就在外面等着,咱马上就能到医院”
监护民警安抚患者家属情绪
执勤民警靠前进行人证对比
完成所有通关手续后
迅速协助医护人员转运患者
从接到求助到转运患者
仅用时5分钟

图为民警协助医务人员转运患者。
距离上一段救援结束不到1个小时
求助电话再次响起
一名缅甸边民被化学药剂灼伤面部
急需入境抢救
值班民警没有一丝迟疑
转身用对讲机喊话
“所有人员就位,现场缅甸语翻译请迅速到通道口等待
一名缅甸籍重症患者马上到达通道外”
“坚持住,救护车马上到”
缅甸语翻译耐心安抚患者情绪
通道另一头
两名民警早已在闸口待命
随着查验设备“滴”声刚落
民警已将伤者送上了赶往医院的救护车
4月19日下午4时
求助电话再度响起
一名缅甸籍男子因车祸深度昏迷
生命体征持续恶化
“全员准备,有入境治疗的伤者,情况危急”
执勤民警拿起对讲机立马呼叫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
他们应对更加自如
提前对接医疗单位预留抢救资源
同步开启“双线处置”模式
高效核验身份
协助医护人员转运伤者
直到监护仪重新跳动的“滴滴”声传来
3分钟
他们再次从流程中“抢”出了生的希望
截至4月27日
经全力救治
三名伤者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图为民警执勤时,开展车辆查验工作。
有条不紊的救援、新技术的赋能、通关流程的优化……
应急响应预案实现了通关“秒级响应”
同时
与医疗机构构建
“点对点”实时联动平台
确保救护资源提前到位
常备多语种翻译和标准化急救物资
他们实现了
跨国沟通“零障碍”
处置“零延误”
响应“零延时”

图为民警在勐龙通道口开展监护工作。
72小时
三次生死竞速
西双版纳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们
用行动诠释了“中国速度”
为他们点赞!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