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乐不思蜀的故事及道理(刘禅的“乐不思蜀”,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时间:2024-08-17 08:33:06

一说起刘禅,大家都能知道他的小名叫阿斗,是一位扶不起来的主。听信宦官之言,荒淫无道,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末代皇帝的下场。

后世对刘禅多有指责之词,民间流传下来的很多俗语也都是把刘禅当做调侃的对象。如“阿斗当太子—扶不起来”,“阿斗当皇帝—蜀国白送”,还有“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等等,那么,历史上的刘禅真的是昏君吗?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其实,历史上的刘禅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相反,他还是一个很有作为,明事理的君王。

坚决执行刘备的遗嘱

坚决执行父皇刘备的医嘱。充分信任诸葛亮,让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举全国之力支持诸葛亮北伐。赏罚分明,君臣一心。

坚决执行诸葛亮医嘱

诸葛亮死后,刘禅坚决执行诸葛亮的遗嘱,安排蒋婉,费祎,姜维等人做诸葛亮的接班人。

支持姜维北伐

姜维是北魏降将,在蜀国后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北伐,刘禅基本上还是支持的。

认清形式,主动投降

邓艾翻越阴平,突袭成都,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刘禅主动投降,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尽可能的保全手下的文武大臣和成都百姓。跟刘璋当时投降刘备一个道理。

乐不思蜀,保护臣下

刘禅不仅委屈自己在成都投降了曹魏,还在洛阳故意做“乐不思蜀”的表态,保全了手下大臣的性命。在别人屋檐下,你说错一句话,那就是掉脑袋的事。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还能统治蜀国30年,而且投降后还能做到无疾而终,如果刘禅是一个很昏庸的君王,估计也不会有如此善终。

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是这样的: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