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政编码是多少(六朝古都江苏南京)
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南京市,简称“宁”,别称金陵,建业,建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华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地处长江下游沿岸,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长江下游和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产业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中国东部暨江苏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国综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期在政治人文与教育的发展投入,使南京近来挤身于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之列。


简称
宁
别称
金陵、石城、天京
旧称
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升州、蒋州、集庆、应天、江宁等
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代码
32 01 00 000
下级行政区
11市辖区
设市时间
前472年建城
前333年建置
1927年建市
政府驻地
玄武区北京东路41号
城市政治
- 城市定位
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江苏省省会
位置
32°03′N 118°46′E
面积
总面积
6582.31km²
- 建成区
1125.78km²(2018)
海拔
4~448.2米
平均8.9m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年均温
15.4 ℃
- 年降水
1,062.3 mm
- 年日照
1,982.8 h
人口(2020)
1045.29万人
- 城镇(2015)
685.17万人
方言
江淮官话南京话、吴语宣州片高淳话
GDP(2018)
¥12820.4亿
1937.38亿 美元(汇率)
人均
¥152,886
23,104 美元(汇率)
HDI
0.869( 极高 )
邮政编码
210000-213000
电话区号
25
时区
UTC+8(北京时间)
市树
雪松
市花
兰花(1928-1983),梅花(1983-今)
车辆号牌
苏A
南京市
汉语
南京
邮政式拼音
Nanking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2018年末常住人口843.62万,其中城镇人口695.99万人。
南京为政治文化名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朝代或政权定都于此,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南京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长期被视为华夏之正朔所在,为国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观光资源十分丰富。
南京还知名于江南学术重镇,南京有八所高校列入全国百所重点建设大学,居各大城市第三位,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根据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数,位居国内科研领先城市前三。技术研发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数量名列前茅。新兴产业蓬勃,例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居全国第四,新型显示产业居全国第二,智能电网产业居全国首位,设有南京软件谷、智能电网谷、生物医药谷、卫星应用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有中国三大图书馆之一的南京图书馆、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也有著名旅游景点中山陵,总统府等。
位置编辑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北连江淮平原,处于长江下游中心,是距中原和华北最近的江南中心城市。南京的地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之间,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40余千米,东西最大直线距离80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直辖市及江苏省省会)。全市总面积约6587.02平方千米。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东邻省内的扬州市、常州市、镇江市3市,南、西、北三面分别与安徽省宣城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相邻,市界总长约730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直辖市及江苏省省会)。
地形地质编辑

玄武湖与紫金山
南京市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其中,低山丘陵面积为4255.07平方千米、江河面积752.06平方千米、圩洲面积1589.88平方千米。从地形组成来看,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39.2%。长江从西南方向流入南京,在此折向东进入镇江。秦淮河、滁河分别从南北岸汇入长江。
南京主城区的东、南、北三面都被钟山山脉环绕,西面临江。钟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是宁镇山脉的西段,构成了南京市在长江以南部分的主要山体,共有三个背斜,即钟山的北、中、南三支。北支处于南京北郊的长江南岸,自东向西分别是栖霞山、南象山和幕府山,南京城北长江西岸的狮子山是幕府山余脉。中支包括南京城东的紫金山(即钟山)及其在城内的延伸。钟山南支处于南郊的江宁,自东向西分别是汤山、方山、牛首山等。此外,在溧水和高淳境内还分布有茅山山脉的余脉。在长江以北,六合区北部有东平山、冶山,东南部有灵岩山,浦口区西南为老山山地。
以紫金山为主的钟山中支是南京最重要的一系列山体,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称。紫金山又称钟山,主峰海拔448.9米,是南京的地理最高点。紫金山向西延伸入城内,分别有太平门内的富贵山、玄武湖南岸的九华山(覆舟山)、北极阁(鸡笼山),向西连接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以及古长江冲积物堆成的黄土岗地直达江岸。古代清凉山位于江边,秦淮河在山下入江,三国时在清凉山修筑了石头城“控江守淮”,地势非常重要。现代长江的河道比古代偏西,在清凉山以西的河西地区留下大片新堆积成的陆地。
南京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藏54种,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雨花台区的梅山铁矿是中国最大的地下铁矿。另有4种矿储量位于全国前6位,溧水的锶矿(天青石)储量和品位为东南亚之首,六合有蓝宝石矿。南京市还有地热资源,有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
水系编辑
长江从江宁铜井进入南京境内,向北流至下关后折向东,从龙潭流出进入镇江,在南京境内长约95千米。江中较大的沙洲有八卦洲、江心洲等等。长江南京段在下关设有水位站,历年平均低水位为2.98米,汛期警戒水位为8.5米,百年一遇洪水水位为10.6米。秦淮河是南京最知名的地区性河流。它的南北两源分别在溧水区东庐山和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在江宁方山汇合后流至南京城通济门外又分为内外两支。内秦淮即“十里秦淮”,流经南京城南部,出西水关与外秦淮复合后汇入长江。紫金山及其横贯南京城的余脉为城内水系的分水岭,南侧的青溪、珍珠河、进香河等汇入内秦淮河,北侧的金川河水系与玄武湖水系相通。南京城西面原为古长江河道,现在的莫愁湖、南湖等就是古长江北移留下的遗迹。南京其他重要的水体还包括从六合区流过的滁河、高淳的固城湖、溧水的石臼湖等。
气候编辑
南京属于较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虽然离东海只有300千米,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却不明显。南京近地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冬夏温差较大。南京降水丰富,年平均降雨117天,年平均降水量1106.5毫米。南京冬夏长而春秋短,市区3月26日左右进入春季,5月26日左右进入夏季,9月16日左右进入秋季,11月16日左右进入冬季。冬季多受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控制,盛行东北风,极端最低气温-17.9℃(1955年1月11日,高淳),市区极端最低气温为-14.0℃(1955年1月6日)。夏季明显分为初夏多雨的梅雨天和盛夏的伏旱天两段。市区平均在6月2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期间降水特别丰富,常有暴雨,湿度大,气压低,日照少。出梅后进入盛夏,多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高温少雨,盛行偏南风,极端最高气温41.6℃(2013年8月12日,溧水),市区极端最高气温40.7℃(1959年8月22日)。南京曾与重庆、武汉并称为“三大火炉”,但南京近年的高温程度和天数均少于重庆、武汉和九江等沿江城市,“火炉”已成为历史(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