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在野史中神乎其神,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是怎么样一个人?
东方朔是历史上一个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人物,他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似乎与唐朝的李淳风、袁天纲不相伯仲,这样的半仙之体难免被一些写作大伽看中,《西游记》中东方朔就成为了东华帝君的徒弟,依旧是牙尖嘴利般的角色。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历史上真正的东方朔不过是汉武帝身边的边缘人物,与其他朝臣相比,他总是那么的别具一格。

汉武帝登基后,展现出他非同寻常的雄才大略,这与他广纳贤才不无关系,可以说汉武帝身边是人才济济,要想引起汉武帝的“青睐”必须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举动,于是东方朔洋洋洒洒写了三千片竹简的内容,无外乎是自己的个人简历和一番毛遂自荐。
在这里必须承认的是东方朔是一个有才之人,但前面已经说过,汉武帝不缺人才,东方朔这个操作就是想成为人才中的一个亮点,显然他是成功的,汉武帝用两个月时间才看完他的长篇大论,之后让他带领汉武帝喜爱的侏儒们养马,相当于孙悟空的“弼马温”一职。

东方朔自然不想这样被“屈才”,于是怂恿侏儒们说汉武帝要杀他们,侏儒们就到汉武帝面前求饶。按理说汉武帝知道真相后会勃然大怒,这时候就看到东方朔牙尖嘴利的一面了,他告诉汉武帝:自己比侏儒个子高,拿的是一样的薪水,感觉浪费国家粮食,还是放他回家种地吧。
汉武帝一听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可偏偏东方朔这番言辞就对了他的胃口,东方朔就这样再一次吸引了汉武帝,做上了汉武帝的侍郎。只是东方朔在汉武帝身边仍旧是不安分,总是显得那么的别具一格。

在宫宴上经常是大鱼大肉,东方朔拿了肉就走,汉武帝不解,东方朔说:天太热,趁着新鲜拿回家给妻子吃,这话又对了汉武帝的脾气,不但没责怪,反而赏了一百斤肉给他;都说伴君如伴虎,众朝臣在皇帝面前都是谨小慎微,而东方朔酒醉之后敢在大殿上小便,这事也只有他敢做得出来了。
东方朔敢这么“忤逆”,就是恃才放旷,他敢这么做,就有能力在汉武帝的手里一次次死里逃生,并且还屡屡讨得汉武帝的欢喜,用现代话来讲,东方朔就是汉武帝身边的边缘人物,并且还是一位擅长在刀尖上跳舞的人。

东方朔这样别具一格的嘴脸自然不讨朝臣们喜欢,时不时就在朝堂上奏他一本,基本意思就是说东方朔总搞哗众取宠那一套,对朝堂社稷并没有什么贡献。如果一点贡献没有,以汉武帝的脾气肯定不会容忍东方朔这样人物的存在,诸如发展农业为本、矫枉不正之风、戒奢恤民等谏言都是东方朔所说,只不过东方朔会说,私下里说,甘愿做无名之臣。
所以汉武帝很待见东方朔,但是朝臣们并不了解,面对朝臣们群起而攻之的奏本,东方朔堂而皇之地解释,告诉他们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而他则是隐于朝堂的高手,这番看似强词夺理,却又有几分哲学道理的言词让那些朝臣无话可说,反而又给了一次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东方朔很聪明,非常会察言观色,没事的时候讨汉武帝喜欢,有事的时候也分场合说出自己的建议,说不说是自己的事,做不做是汉武帝的事。东方朔长袖善舞给自己留下了诸多的奇闻秩事,在民间流传时经过一番加工之后成为了半仙之体。但在死前东方朔终于敢当面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远巧佞,退谗言”,这大概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