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家国情怀诗句(盘点十首爱国诗词)

时间:2024-08-13 16:15:23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历经风霜雪雨,屹立不倒,世代相传,永生不灭。

十首爱国诗词,献给每一位心系祖国的华夏儿女。

-01-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时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这首诗饱含着沉痛悲凉,叹国运又叹自身,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以磅礴气势、情调高昂,成为 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千古绝唱。

-02-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这首词沉雄开阔,苍凉悲壮,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也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

-03-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当政者不思国家前途命运,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也抒发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04-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后南北途中根据所思所感创作的七绝组诗,这是第五首,短短28个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以及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为传世名句。以落花为喻,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表明自己的心志: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05-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春天又要来临。

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公元1449年六月,于谦率领军民击退入侵的瓦刺军。

这首诗作于击退瓦剌军入侵后第二年立春日,逢佳节,引起了作者的思亲之情,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全诗抒写了诗人心怀报国之志又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有情有义,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

-0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蓟北一带。高兴之余,眼泪都沾湿了衣裳。

再看看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我想要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趁着春光正好,返回到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公元762年冬季,唐军收复洛阳和郑、汴等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宣告结束。饱经战乱,流落在四川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前四句描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四句描写做返乡准备的喜悦。这首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0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拦住这滔滔的江水?江水终究要奔腾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忽然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词的开篇由景引出历史,表达了对金兵侵略罪行的愤恨,抒发家国沦亡的悲痛。下片借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词人借水怨山,暗示自己抗敌意志坚定,不可阻挡。

全词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08-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原本知道,人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是让我感到悲伤的是,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如果有一天,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你们举行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公元1210年元月,陆游病重,临终前给儿子写下这首诗。

在短短的诗篇中,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愤,既有未能收复中原的遗恨,也有对未来前途的坚定信念。

《示儿》是一首爱国主义的绝唱,陆游光明磊落的精神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千百年来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

-09-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这首五言绝句,借古讽今,抒发悲愤。

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来,城中发生兵变,赵明诚不平叛乱弃城逃走。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即有先声夺人、掷地有声,将无论生死都要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两句诗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0-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这首词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围猎后所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

上阕叙事,下阕抒情。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气概豪迈,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表现出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末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渴望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