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意思是什么(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崔郊
诗的意思是: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这是一个悲哀的女子,也是一段凄凉的感情。
纵观整个封建朝代,唐代的女子地位总要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高一些。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比如出现了热衷政权的太平公主,和高僧热恋的高阳公主,还有,有女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另起别苑圈养男宠等等。
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相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

当然,这也只是建立在有权有势的社会上流人士身上。
而生于贫穷的百姓人家身上,是很难有这样的决定权的。好比生于贫穷家的女子,哪怕是达官贵人的女眷,除了明媒正娶的正妻之外,其他的姬妾婢女都是可以买卖相赠的,成为了权势利益的牺牲品。
特别是买卖的婢女,更是使得婢女成为私有的物件,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任意买卖或典押婢女,也有权决定女婢的婚嫁。而这首《赠去婢》中提到的“绿珠”,暗指他心上人有着绿珠这样美貌,又精通乐器的女子,但是也遭受到了绿珠那样的不幸。
崔郊家境贫寒,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寄住姑母家,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姑母家也日渐贫穷,她不知道这婢女与崔郊相恋,为了生计将婢女卖给了节度使于頔(dii)做妾,于頔得到这貌美的姬妾也非常高兴,对她也宠爱有加。

只是一个穷苦秀才的崔郊得知这件事情后,伤心不已,不停的在节度使府前徘徊,盼望能见到那名婢女一面。终于在寒食节那天,婢女正好外出就碰到了在府前徘徊的崔郊,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恋恋不舍,临别时崔郊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诗。
很快,崔郊的这首诗便流传开来了,于頔也略有耳闻,他读后便召见崔郊。很多人都劝说崔郊不要去,因为这个节度使凶残好杀人,他写了这样一首去见节度使肯定是凶多吉少。
崔郊提心吊胆的去见了于頔,没想到于頔并未动怒,甚至笑脸相迎,还问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是不是他写的,并夸赞这首诗写的不错。最后竟然还把那名婢女赠送给了崔郊,还送了一份大嫁妆给两人,让两人一起生活去了,这一度成为了当地的佳话。

这首诗的内容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上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对"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貌;下句以"垂泪滴罗巾"的细节表现出女子深沉的痛苦。公子王孙的行为正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只是通过"绿珠"一典的运用曲折表达的。
绿珠是今广西博白县双凤镇绿罗村人,生双角山(位于今博白县浪平镇)下,西晋石崇的宠妾。中国古代著名美女之一,传说她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绿珠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
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有仇。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他只能意淫一下而已。现在石崇一被免职, 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那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要索取美人,石崇将其婢妾数十人叫出让使者挑选。

这些婢妾都散发着兰麝的香气,穿着绚丽的锦绣,石崇说“’随便选。" 使者说:"这些婢妾个个都艳绝无双,但小人受命索取绿珠,不知道哪一个是?" 石崇勃然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使者说:"君侯博古通今,还请三思。"其实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应审时度势,石崇坚持不给。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石崇因此被收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
用此典故一方面形容女子具有绿珠那样美丽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绿珠的悲惨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夺的不幸命运。于看似平淡客观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写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迹。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萧郎"是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此处是崔郊自谓。
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象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当然不难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
其实,“侯门一入深似海”起止是发生在婢女身上?对于女子而言,一旦入了深宫庭院,哪怕是身份在高贵,命运也是一样身不由己,这么多的宫斗剧不也正是“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最好诠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