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完璧归赵”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这里有答案

时间:2023-08-15 12:26:48

中国人 有多爱玉?

从女娲补天到妇好出征,从和氏璧到完璧归赵 ;

从西王母献玉到和氏璧,再到《红楼梦》里满屏的宝玉、黛玉、妙玉、通灵宝玉……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千百年来如此喜欢玉。

夸女孩子漂亮叫“如花似玉、亭亭玉立”;说一个人品行好叫“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好吃的叫锦衣玉食,好喝的叫琼浆玉液,出身富贵是金枝玉叶,小清新是小家碧玉,甚至是喜得贵子都得叫“弄璋之喜”(璋:古玉器)。

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玉汝于成,无不是喜欢玉的直接说明,对玉石的喜欢还体现在汉字上。

“玉,石之美者,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形容玉。

“玉”字诞生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在古文字中玉和王是一个字。

王字旁在汉字结构里面又被叫做“玉补”,很多和玉的意思有关的字都是王字旁的。

比如璐、瑾、瑜、琼、璇、琅、琊、琪、瑛、珙、珑、瑷、珲、琏、瑶、珏、环、璩、玮、珐等。

01

名人最多的地级市

本期的《华豫之门·豫鉴中国》来到了文化气息满满的南阳。

在说南阳的玉之前,咱们先来聊5毛钱“南阳”。

南阳历史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羊续悬鱼、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里,就要重点说一下南阳的名人了。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南阳培育出许多世界级的历史名人。

改进、发明了浑天仪与地动仪的东汉大发明家张衡;

写出了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

在南阳“创业”因“三顾茅庐”闻名天下的诸葛亮;

还有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范蠡;周朝开国元勋“谋圣”姜子牙,他们并称为“南阳五圣”。

除此之外,爱国诗人屈原,大秦名相百里奚亦是南阳历史名人的杰出代表。

据《二十四史》记载,南阳籍历史名人有800多位(不包括近现代名人),是中国地级市中名人最多的地区。

02

南阳独山玉

南阳素有“玉石之乡”之美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南阳有豫山,山山出碧玉。”这里的“豫山”指的就是南阳市的独山,“碧玉”即独山玉。

南阳独山玉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独山玉仅产于南阳独山,其开采始于夏商,盛于汉唐,精于明清,粹于当今。

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出土的玉器中,就有不少独玉制品。

特别的是,由于特殊的成矿原因,使得独山玉的颜色非常丰富,绿、白、红、黄、紫、蓝应有尽有,能分成九大类100多种,其多彩性是其他玉种所无法比拟的。

历史上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的美玉和氏璧就是独山玉,就说炸不炸吧!(《南都学坛》1988年)

03

黄山遗址

除了独山玉,在南阳还有一处罕见的史前玉文化中心——黄山遗址。

黄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包含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以及河南龙山文化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玉制品、石制器和石片、玉片、半成品。因此,考古界认定黄山遗址是一处区域性的玉器加工中心。

纵观全国,史前玉器制作工场本就罕见,像黄山遗址这样保存较好、能与矿产地对应的制玉作坊就更少了。

这里向人们呈现了七千年前的打工人是如何搬砖的,不仅如此,黄山遗址还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财富——猪下颌骨!

对,你们看错,古人认为猪下颌骨是财富的象征,喜欢收藏起来,死后埋葬,代表富有,两千多个猪下颌骨你看多豪横!

透过黄山遗址,许多谜题也一一解开。

根据出土的文物,考古人员就推断出了距今5,000年至7,000年前的人类就是通过一种叫“掏心法”的工艺来制作手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