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叫什么被称为什么(“鲁迅”笔名有何寓意?)
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原名周樟寿,1898年,18岁的鲁迅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他的一个本家叔祖为他改名为周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同年,鲁迅改号豫才,别号有弧盂、戎马书生、戛剑生、会稽山下平民等。
1918年5月,鲁迅先生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遂成为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有一个终身挚友许寿裳,两人不仅同乡(同为浙江绍兴人),又同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并于1908年,一起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回国后,两人也是在教育部、北京女师大、中山大学等学院共进退的同事。

1903年摄于东京,后排左起:许寿裳、鲁迅,前排左起:邵明之、陈仪
鲁迅与许寿裳的友谊贯穿了他们相识期间的始终,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生命持续的期间。
在鲁迅生前,他们同进退,共患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鲁迅死后,许寿裳大力促成《鲁迅全集》的出版,并致力于撰写关于鲁迅的回忆和研究专著,成为鲁迅研究的“通人”。
他们的友谊,历经艰苦卓绝的社会波涛冲击而牢不可破。鲁迅与许寿裳的生死友谊,堪比兄弟手足之情,他们的友情是现代知识分子友谊的典范,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美谈。

1920年底,鉴于“鲁迅”笔名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寿裳曾当面向鲁迅先生询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
鲁迅回答说,用“鲁迅”为笔名原因有三:
第一、源于母亲的姓,鲁迅的母亲名叫鲁瑞。
第二、“周”“鲁”是同姓之国。鲁国是周朝初期分封的诸侯国,乃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封地。在周朝的众多诸侯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有“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第三、取愚鲁而迅速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