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防治建议(龙卷风:了解成因,做好预防)

时间:2024-08-08 08:04:05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苏州、武汉两地遭遇龙卷风袭击,共导致十多人遇难受伤,大量民房倒塌。气象专家表示,目前我国进入强对流高发期,且类型复杂、混合,包括风雨、雷电、极端大风、极端降水、龙卷风等,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那么,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大自然里的龙卷风诞生在雷雨云里。在雷雨云里,空气扰动十分厉害,上下温差悬殊。在地面,气温是摄氏二十几度,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在积雨云顶部八千多米的高空,温度低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这样,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上升气流到达高空时,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风,就会迫使上升气流“倒挂”(向下旋转运动)。由于上层空气交替扰动,产生旋转作用,形成许多小涡旋。这些小涡旋逐渐扩大。上下激荡越发强烈,终于形成大涡旋。大涡旋先是绕水平轴旋转,形成了一个呈水平方向的空气旋转柱。然后,这个空气旋转柱的两端渐渐弯曲,并且从云底慢慢垂了下来。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龙卷风的监测都是很困难的,现有气象观测设备难以直接监测到龙卷风。因为龙卷风的尺度非常小,直径一般在100米以下,发生发生至消散的时间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这就意味着龙卷风被气象观测站捕捉的几率小,几乎没有直接观测数据。

目前,我国龙卷风主要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龙卷风强度弱,近地面阵风风速最大值小于等于38米/秒;

二级龙卷风强度为中,38米/秒<Vmax≤49米/秒;

三级龙卷风强度为强,49米/秒<Vmax≤74米/秒;

四级龙卷风强度为超强,Vmax>74米/秒。

据了解,平原地区是龙卷风相对高发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都是龙卷风发生较多的地区。

如果发生龙卷风,我们如何处置呢?

首先关注天气预报,虽然不能准确预警,但是还是有效果的,如果预报有强对流天气,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尽量减少外出等;其次一旦遭遇龙卷风,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最好呆在坚固的房屋内、切记不要在汽车内或者不牢固的房内躲避。